针对明年经济工作,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做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不少分析认为,银行业将受到广泛关注。

  综合业内观点,在降准降息预期下,净息差或将持续收窄,资产扩表节奏仍是影响银行盈利的关键。国信证券银行业分析师王剑认为,随着房地产止跌回稳,新增个人贷款会有所改善,企业信贷需求也会随着财政政策加码有所改善,但置换隐债会导致贷款压缩。多位银行业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在业务压力依然较大的背景下,相关部署的重要作用是提振信心,这也会让银行业优化流程,匹配更多合意资产,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

  12月10日,A股和港股市场高开低走,其中,A股银行板块收涨0.65%,招商银行、宁波银行涨幅超过2%,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等超十股涨幅在1%以上,同时也有渝农商行、重庆银行、厦门银行等6只个股收跌。

  息差压力怎么看

  12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被视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前奏”,今年政治局会议的一系列提法当中,财政政策的基调由“积极”转向“更加积极”,货币政策更是时隔14年首度再提“适度宽松”。同时,会议还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并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对于货币政策表述的变化,机构普遍认为,货币宽松的空间进一步打开。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上一次“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表述出现在2008~2009年。2008年11月,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转变表述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此之前货币政策已经启动宽松操作,表述转变之后货币政策仍然有进一步宽松操作,其中降准1.5个百分点、降息156BP。

  明明认为,明年货币政策将继续降准、降息的同时,央行将加大购买国债和买断式逆回购等超常规宽松政策。

  在降息预期中,市场的一大担忧仍是银行的息差压力。“对银行来说,短期来看,降准降息等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导致利息下行和银行息差进一步收窄,但中期来看,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有助于推动名义GDP增速和利率中枢回升,促进中期息差回升。”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先爽认为,宏观政策促进经济活跃度提升,也将有助于促进银行中收业务回升。

  开源证券报告也指出,若明年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进一步调降,则银行贷款端收益率将进一步下行,这将使得当前银行息差水平进一步承压,但降幅或较今年有所收窄。

  对此,报告认为,从资产端来看,一是贷款的利率水平虽受LPR影响,但更重要取决于需求因素,需求恢复带来信贷收益率提升将对冲部分LPR下调影响;二是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影响,新发放按揭利率存在政策底;三是规模因素修复利息收入,规模端有利因素包括按揭提前偿还的放缓、特别国债资金带动基建相关项目配套贷款投放、每年2万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对资产荒的缓解等。

  从负债端来看,第一,银行向央行借款成本降低,降准相当于为银行直接提供低成本的、长期的资金运营,MLF和OMO(公开市场操作)是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中短期资金的主要方式;第二,考虑前期高息长期限(3~5年期)定期存款集中到期后重定价因素的作用,存款成本有较大下降空间;第三,随着同业存款新规的出台,同业存款成本下调空间打开。

  “上述因素共同作用或使银行息差下行趋势有所缓和,若不考虑需求因素,我们预计2025年上市银行净息差或运行至1.45%左右。”开源证券银行首席分析师刘呈祥在报告中表示。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我国商业银行(法人口径,下同)净息差为1.53%,未能延续一、二季度以来的1.54%水平。其中,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三季度净息差分别为1.45%、1.63%、1.43%、4.13%、1.72%、1.44%。

  信贷投放有望改善

  “业务压力还是有,但是现在信贷审批更谨慎了。”一位股份行地方从业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虽然信贷投放压力较大,但从安全性角度考虑,明显感觉到审批更加谨慎了。当下,最希望的还是增量政策落地,一方面是融资需求回暖,另一方面也是最关键的,是实体经济的信心关系着银行展业的信心,合意资产的范围和信贷投放动力等都会受到影响。

重磅会议释放积极信号 银行将如何受益?  第1张

  王剑从M2(广义货币供应量)派生角度分析称,预计2025年名义GDP增长约5.5%,与此相适应的M2增速目标预计在9.0%左右。结合M2派生方式以及直接融资和非标融资,相对应的社融增速约为8.8%。

  他认为,2025年M2增量预计约为28.4万亿元,结构上可以分为四方面:一是财政净投放派生约12.8万亿元,预计财政赤字率提升至3.8%,专项债和特别国债进一步扩大;二是信贷投放(加回核销和ABS)派生约19.5万亿元,稳增长效果逐步显现,实体部门融资需求改善,但置换隐债拖累信贷增速;三是银行自营购买企业债券派生约1.0万亿元,信贷增速下降,银行加大投资类资产配置;四是SPV投资及其他渠道合计导致M2回笼约4.9万亿元。

重磅会议释放积极信号 银行将如何受益?  第2张

  王剑预测,明年预计新增信贷18.8万亿元,对应增速约为7.4%。回顾今年前10个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了16.52万亿元。其中,住户贷款增加2.1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59万亿元,后者是贷款增加的主力军。

  值得注意的是,在房地产方面,本次政治局会议在9月“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稳住楼市股市”。

  明明认为,10月以来,在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的背景下,地产销售以及房价均迎来显著改善。在“稳住楼市”的要求下,后续金融、财政等领域的地产支持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例如进一步降低按揭贷款以及公积金贷款利率、加大收储力度、优化房企融资条件等。

  对于接下来的信贷结构预期,王剑团队认为,预计房地产止跌回稳,新增个人贷款会同比多增;企业贷款(不含票据贴现)基本持平。其中逻辑在于,财政政策加码后企业信贷需求有所改善,但置换隐债会导致贷款压缩,因此预计新增企业信贷整体持平。“实体部门信贷增速回落的情况下,银行仍有票据冲量的需求,但考虑到严监管后资金套利空间越来越窄,预计新增票据贴现基本稳定。”王剑在报告中表示。

  高股息吸引力能否持续

  增量政策推动宏观经济向好,一方面表现为市场主体融资需求提升,带动银行信贷规模增长;另一方面也会改善资产质量,缓解不良压力。

  从今年前三季度财务报表来看,银行业不良率整体继续改善,但其中也存在一定隐忧,比如前瞻指标恶化、零售不良率持续攀升,以及部分机构房地产行业风险继续暴露、机构间表现分化等。

  中金公司银行业分析师林英奇认为,在银行估值普遍破净的背景下,资产质量是市场对银行基本面的核心关注因素。展望2025年,宏观经济支持政策落地有望改善居民和企业部门现金流,但也需要关注存量房地产债务消化、制造业供过于求、关税、资产分类新规等方面的影响。

  王先爽也认为:“(宏观政策)消解系统性风险担忧,降低银行不良生成压力。当前银行板块PB估值仍系统性低于1,随着经济活跃度上升,经济系统性风险担忧消除,银行估值折价有望进一步收敛,优质银行估值溢价有望再回归。”

  他在报告中进一步指出,从2008~2010年和2020年积极宏观政策区间来看,银行板块均取得了明显的绝对收益。另外从表述上来看,本轮宏观政策将更加注重消费和资本市场,这意味着中收占比高、结算性负债强的银行会更加受益。

  自去年以来,银行板块因为高股息率等特点成为避险资金的追捧对象,不同类型银行在不同阶段出现了较大涨幅,而随着中期分红推进和扩面,这一趋势也被不少机构持续看好。

  前述开源证券报告认为,银行板块在年初容易有不错的涨幅。从银行自身而言,开门红发力带来较高的规模收入增长预期;从资金流向而言,在年初投资逻辑未明时,高股息银行股可能更受青睐。

  据平安证券测算,若以2023年分红额以及12月6日市值计算来看的话,板块平均股息率达到4.45%,相对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衡量的无风险利率的溢价水平仍处于历史高位,且仍在继续走阔,股息吸引力持续提升。另据Wind数据,若考虑中期分红等因素,截至12月10日收盘,股息率在5%以上的A股银行股有26只,占比仍过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