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F利率维持11个月不变!与LPR“脱钩性”将逐渐显现  第1张

  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刘佳 北京报道

  1年期MLF利率已连续11个月保持不变。

  为对冲税期高峰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7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以利率招标的方式开展了129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此外,当日还开展了1年期1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以充分满足金融机构需求。

  7天期逆回购利率和1年期MLF利率分别维持在1.8%和2.5%不变。

  因本月有1030亿元1年期MLF到期,这意味着7月MLF延续“缩量平价”续作。

  在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看来,未来伴随基础货币的投放方式发生变化,MLF的存量会逐步下降,其作为中期政策利率的色彩也将淡化,央行将聚焦于管好短端利率(如7天逆回购利率),进而理顺各项货币政策工具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机制。

  MLF延续“缩量平价”续作

  “本月央行缩量平价续作MLF,基本符合预期。”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从今年3月起央行连续两个月在MLF操作中开始净回笼资金。5月持平,6月和7月连续缩量操作MLF。

  究其原因,背后是受信贷需求偏弱,金融“挤水分”,以及当前监管层强调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克服信贷投放的规模情结等因素。

  “近期银行信贷投放节奏放缓,银行体系流动性较为充裕。”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王青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6月份,1年期商业银行(AAA级)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均值降至2.07%,较5月下行2个基点,已连续5个月明显低于2.50%的MLF操作利率;进入7月,截至12日该指标均值为1.95%,这意味着当前商业银行在货币市场的融资成本较低,对MLF的操作需求下降。

  对于未来是否一直维持MLF缩量操作,温彬认为,由于7月是缴税大月,资金面或有波动。为此,央行15日进行1290亿元逆回购操作,通过短端资金注入流动性。后续如果资金面波动过大,央行也可能开展临时逆回购操作平抑资金波动,预计波动幅度将小于往年同期。

  需要指出的是,近期MLF投放量较低并非释放数量收缩的信号,主要是当前银行在货币市场的批发融资成本明显低于通过MLF向央行融资的成本。

  王青判断,三季度银行对MLF的操作需求或将会增加,MLF有望转向加量续作。同时,当前正处于宏观经济回升向上过程的关键阶段,仍需货币政策有效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

  “近期MLF缩量不必过度解读,并不代表政策面释放数量收缩信号。”王青如是说。

  MLF政策利率色彩将淡化

  由于LPR目前是由20家报价行每月根据其对最优质贷款客户的贷款利率,按市场化原则报价,经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算术平均得出的报价利率。

  而MLF利率变动对LPR定价有一定参考作用。若此前MLF利率维持不变,市场普遍认为当月LPR报价维持不变。

  “央行曾有意培育MLF作为中期市场利率的‘锚’,从而形成对应的‘利率走廊’。”温彬表示,从近年实践看,短期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为中枢波动,政策利率的引导效果较好,而作为中期政策利率的MLF利率时常与同期限市场利率走势出现一定偏差。”

  不过,随着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近期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未来可考虑明确以央行的某个短期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目前看,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已基本承担了这个功能。其他期限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可淡化政策利率的色彩,逐步理顺由短及长的传导关系。”

  不少市场观点认为,这意味着下一步政策利率体系将有重大调整,在强化7天期逆回购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地位的同时,MLF操作利率的政策利率色彩将会淡化。

  王青预测,后期LPR报价的定价基础将逐步与MLF操作利率脱钩,要更为有效地体现报价行对其实际最优惠客户的利率水平。

  温彬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他表示,过去央行通过MLF等来释放流动性,投放基础货币,未来可能主要通过降准或者央行购买国债来实现基础货币投放。MLF量逐步萎缩以后,其自身的政策利率地位也会随之削弱,当政策能够有效引导中短利率的时候,不排除MLF最终会退出历史舞台。

  基于此,王青判断,7月LPR报价单独下调的可能性上升。“当前LPR报价下调的主要障碍是银行净息差偏低。未来监管层将重点通过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作用,引导存款利率下调,为下半年LPR报价下调铺平道路。”

  不过周茂华则认为,本月LPR利率保持稳定。“主要是国内银行面临净息差压力较大,此前出台的促消费、投资、稳楼市的金融政策和措施仍有较大实施空间。预计后续通过降准、结构性工具,继续挖掘利率改革潜力,推动商业银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为让利实体经济拓展空间。”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